IT之家 11 月 15 日消息,據央視新聞報道,應俄羅斯方面請求,中國第 42 次南極考察隊“雪鷹 601”飛機,于 11 月 14 日成功將一名俄羅斯和平站病員轉運至俄羅斯新拉扎列夫站。醫生建議,該病員需轉運離開(kai)南(nan)極進行(xing)治療。從新拉(la)扎列夫站,該病員將轉乘洲際航班離開(kai)南(nan)極。
報道(dao)稱,“雪鷹 601”于 10 月(yue) 25 日飛抵南極(ji)(ji)。自 2015 年入列(lie)中國(guo)極(ji)(ji)地考(kao)察(cha)(cha)以來,這架固定翼(yi)飛機在(zai)(zai)提升我國(guo)南極(ji)(ji)考(kao)察(cha)(cha)能(neng)力的同時,也有力拓展了我國(guo)在(zai)(zai)南極(ji)(ji)考(kao)察(cha)(cha)國(guo)際合作與(yu)國(guo)際救援的參與(yu)領域,為國(guo)際人道(dao)主義救援貢獻中國(guo)力量。

據IT之家此前報道,11 月 1 日上午,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 42 次南極考察隊出征,奔赴南極。此次考察由“雪龍”號和“雪龍 2”號兩船共同保障,共有來自國內 80 余家單位的 500 余名隊員參加,并邀請來自泰國、智利、葡萄牙和中國香港、中國澳門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共同參與,預計于 2026 年 5 月完成任務后返回國內。
重點開展三項工作:
一是(shi)推進秦嶺站(zhan)配套設施建設與系統優化(hua)。考察隊將重點完善秦嶺站(zhan)科研棟(dong)、儲(chu)油供油系統和(he)通訊網(wang)絡(luo)等配套設施。
二是(shi)持續實施南(nan)極多領域綜合調(diao)查觀測(ce)。考察隊將(jiang)在南(nan)極半島、阿蒙森(sen)海、羅斯海、普里茲灣等典型海域,圍繞(rao)氣候變化對南(nan)大洋生(sheng)態系(xi)統的影響,開展海洋、生(sheng)物、化學、大氣和冰川等多學科調(diao)查觀測(ce)。
三是開展重大研發項目和國產裝備技術的新應用。我國首次開展南極內陸冰層深處湖泊科學鉆探試驗,探索冰下湖環境與地質特征,為未來研究極端環境生命(ming)存在(zai)形式(shi)和全球氣候演化提供支撐。同時(shi),開展自主研發制(zhi)造的“雪(xue)豹”6x6 輪式(shi)載具、THT550 全液壓大功率牽(qian)引裝備在(zai)南極現(xian)場的驗證。
廣告聲(sheng)明:文內含有的(de)對(dui)外跳(tiao)轉鏈接(包(bao)括不限于超(chao)鏈接、二維碼(ma)、口令(ling)等形式(shi)),用于傳遞更(geng)多信息(xi),節省(sheng)甄(zhen)選時間,結果僅供(gong)參考(kao),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(bao)含本聲(sheng)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