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之家 11 月 17 日消息,據最新發布的英國《自然》雜志增刊《2024 自然指數-科研城市》顯示,中國城市首次占據全球科研城市十強榜單一半以上席位,北(bei)京蟬聯 2016 年(nian)以來全球科研城市(shi)榜首的位置。
自然(ran)(ran)指數由(you)國際知(zhi)名科(ke)技出(chu)版機(ji)構(gou)“施普林格-自然(ran)(ran)出(chu)版集(ji)團(tuan)”下屬機(ji)構(gou)編制并定期發(fa)布,用于追蹤全球科(ke)研機(ji)構(gou)在 145 種高質量自然(ran)(ran)科(ke)學(xue)和醫學(xue)健康(kang)期刊上(shang)發(fa)表科(ke)研論文的貢獻(xian)情況。
自然指數針對全球主要城市和都市圈 2024 年科研產出的分析顯示,中國城市由 2023 年的五席增至 2024 年的六席,首次占據全球科研城市十強榜單一半以上席位。北京繼續保持 2016 年以來全球科研城市榜首的位置,上海仍居第二位。
根據自然指數的關鍵指標“貢獻份額”,北京在 2023 年至 2024 年間科研產出增幅逾 9%,上海增幅近 20%,而同期全球十強中所有美國城市的份額均有所下滑。
除北京(jing)和上海外,進入(ru)全(quan)球十強的(de)其他科研城市依次(ci)為美(mei)國(guo)紐約都(dou)市圈、波士(shi)頓都(dou)市圈、南(nan)京(jing)、廣(guang)州、美(mei)國(guo)舊金山(shan)灣區、武(wu)漢、美(mei)國(guo)巴爾的(de)摩(mo)-華(hua)盛(sheng)頓都(dou)市圈,以及杭(hang)州。多個中國(guo)城市排名顯著提升(sheng):
廣州從第八位升(sheng)至(zhi)第六(liu)位;
武漢從第(di)九位上升至(zhi)第(di)八位;
杭(hang)州(zhou)則從第十三位(wei)躋身前十。

增刊還分析了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數所追蹤的五大學科領域中的表現。中國城市繼續主導了化學、物理科學、地球與環境科學這三個領域的榜單。其中(zhong),中(zhong)國(guo)城市首次包攬了化(hua)學(xue)領(ling)(ling)域的全球(qiu)前十(shi)名,在另(ling)外兩(liang)個領(ling)(ling)域則(ze)各占(zhan)六席,北京在這三個領(ling)(ling)域均位居全球(qiu)第一。
自然指(zhi)數(shu)主(zhu)編(bian)西(xi)蒙(meng)?貝克在一份聲明(ming)中說(shuo):“中國城市(shi)繼續在自然指(zhi)數(shu)所(suo)追蹤的(de)大多數(shu)學(xue)科(ke)領域增強領先地位(wei)。今年(nian)的(de)增刊也顯(xian)示,當科(ke)研人員開展跨越國界、學(xue)科(ke),以及內(nei)陸(lu)與(yu)沿海之(zhi)間(jian)的(de)合作(zuo)時,就有可能(neng)產生強大的(de)現實(shi)影響(xiang)力,帶來創新(xin)的(de)解決方案。”
IT之家附報告鏈接如下(xia):
廣告(gao)聲明:文內含有的(de)對(dui)外跳轉鏈(lian)接(包括(kuo)不限于(yu)超(chao)鏈(lian)接、二維碼、口令等形(xing)式(shi)),用于(yu)傳(chuan)遞更多信(xin)息,節(jie)省甄選時間,結果僅供參(can)考,IT之(zhi)家所(suo)有文章均(jun)包含本聲明。